编者按: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学院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与履职能力,推动党建与学院业务发展深度融合。8月25日至28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青年骨干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党员代表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开展“党建引领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

我院选派多名优秀学生党员代表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参加“党建引领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培训结束后,各位学生党员代表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分享了深刻的学习心得和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展现了数统学子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退役大学生士兵、本科学生二支部副书记孙嘉伟谈到,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纪念馆的参观让自己印象尤为深刻。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信念。结合课堂上听到的授课内容,他结合支部工作实际,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构想:一是探索构建“党建+数学实践”模式,组织支部党员牵头成立“数学帮扶讲解班”,针对考研数学、建模竞赛等困惑定期举办交流会;二是创新开展“数学人讲党史”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讲述数学领域党员科学家故事,凝聚爱党爱国、爱院荣院的精神共识;组织支部党员每季度阅读党建与专业相关书籍,实现“党性+专业”双提升。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杨大龙表示,博士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自己将立足博士生党员的职责与使命,主动从“要我学”的被动心态转换为“我要学”主动意识。他计划每日固定2小时开展深度学习,每周完成1项跨学科文献综述,每月输出1篇技术报告,把碎片时间转化为系统知识积累,真正把“拖拖拉拉”变成“求是创新”。他表示,自己作为支委成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强化支部建设中,制定“三步走”落地举措:一是完成支部委员“1+1”结对,传达此次研修班的心得体会与培训要义;二是启动“数统先锋微课堂”,邀请支部党员主动分享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典型案例;三是选拔支部党员骨干组成“学业帮扶团”,面向全院开设“数学建模+AI工具”工作坊,打造“三全育人”支部示范点。
研究生第四支部书记、中南大学优秀党员张瑞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自己深刻认识到支部建设与学院发展相辅相成。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己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和支部书记,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支部党员作为科研生力军,也更应勇担重任。结合培训所学,锚定样板支部建设目标,他计划:一是强化学术引领,定期举办“前沿数学”学术沙龙,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党员分享科研进展,并联系青年教师介绍国际前沿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二是完善帮扶机制,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制度,针对学习困难同学开展专业课程辅导,同时组织科研经验分享,营造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三是推动党建与科研互促共进,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将组织生活与科研讨论相结合;开展“科研诚信”主题教育,强化学风建设;建立党员科研档案,跟踪科研进展。
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董玉峰表示,本次浙大研修让自己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支部建设中,更要融入研究生服务的方方面面。作为研一支部书记和研究生会主席,将充分发挥双重身份的桥梁作用,推动党建与研究生工作深度融合。下一步,将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每年筹备开展“数统人的使命”主题研讨,邀请优秀毕业生党员讲述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增强同学们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是打造共享平台,建立支部党员轮值制度,每月由一名党员整理分享最新政策理论和学科前沿动态,推动学习常态化。三是建立帮扶机制,组建“学术攻坚小组”,发挥高年级党员传帮带作用,重点关注学业就业困难同学,将学术诚信教育融入日常交流。着力引导更多同学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数学人才,为学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谢正丰、王仕豪
一审:赵启红
二审:罗跃逸
三审:杨雪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