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老教师荣退、新教师入职仪式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作者:谢正丰   阅读次数:[]

9月17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毓秀楼和声堂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老教师荣退、新教师入职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焦勇,著名数学家、“英国皇家戴维逊奖”和“华罗庚数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侯振挺,我院85级校友、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周立新,宁德时代高级数据研究主任工程师林坤松以及学院党委书记胡玉玺、副院长(主持工作)刘源远、党委副书记杨雪宾、副院长潘克家、吴恋、周岳出席会议。学院全体2025级新生、辅导员、教师代表参加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数学家汤涛视频赠言全体新生。他勉励2025级全体新生要站在思想与文化的维度,理解数学的深邃与美丽,扎实掌握数学知识,不断培养数学家的眼光。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始终保持好奇、勇于发问、勤于实践。要仰望星空、关注数学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要沉心静气,做好每一道题、读好每一篇文献,锤炼扎实本领。

焦勇、胡玉玺、刘源远为学院荣休教师、新入职教师赠送鲜花和纪念品。全体师生共同观看荣休教师赠言及新进教师感言视频。

刘源远向2025级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数学、统计学是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语言、推动科技进步的引擎,更是国家战略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他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要深刻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瞄准学科重大国际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破解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中的 “卡脖子”技术难题。主动学习老一辈数学家科技报国的崇高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二是要夯实基础、勇于创新,在追求卓越中练就过硬本领。要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转变,沉下心来钻研经典理论,熟练掌握基本方法,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要坚守学术志趣,甘坐基础研究“冷板凳”;聚焦国家急需,勇闯科研攻关“主战场”;树立远大追求,立志十年磨剑“做大学问”,努力成为兼具扎实数理基础和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坚韧不拔、全面发展,在久久为功中成就精彩人生。要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要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的殷殷嘱托,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林坤松代表宁德时代为新生赠送《数学文化》书籍。他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祝贺,并结合自身在新能源与工业数据领域的实践经历,鼓励同学们坚定对数学的热爱与信心。他指出,数学不仅是基础科学的核心,更是推动创新和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他勉励同学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积极通过生产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走近产业一线,理解真实需求、服务实际场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具体的国家战略和行业创新紧密结合,成为既懂理论又善应用的新时代数理人才。

周立新分享了自己从中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从基层销售岗位起步,逐步成长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奋斗历程。他结合个人经历,向2025级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数学定义人生“初始值”,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综合素养,通过多元实践积累扎实的成长条件。二是以优化思维突破“人生极值”,将数学追求“最优解”的理念融入学习与人生,不断克服困难、实现能力跃升和价值超越。三是将个人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勇担时代使命,以数学智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成就大我。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基础数学系党支部书记尹智分享了自己在大学迷茫时期因受教师启发而走进数学研究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尽早树立人生目标、做好学业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十年坚守防空洞实验室、精准测量引力常数的故事为例,勉励新生们在数学研究中要耐得住“心苦”、经得起寂寞,在学习研究中淬炼出坚韧与耐心。

本科新生代表赵泽毓表达了对大学生活、对数学学习研究的期待与向往。她号召全体新生牢记学院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优良的学风”育人理念,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与科研,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基础学科进步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新生代表杨大龙结合自己从硕士到博士阶段深受学院资助、导师关怀和学术支持的切身经历,勉励新生珍惜学院的平台与氛围,踏实为学、敦厚做人,勇于突破认知边界、积极开展学术协作,并常怀感恩之心、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他呼吁全体新同学秉持数学人的严谨与热忱,不负时代,不负青春,在中南实现理想、成就自我。

据悉,数学与统计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开展新生开学典礼、第一次班会、入党启蒙教育等系列活动,持续强化新生的思想认同和专业归属,引导其牢固树立数统报国使命,明确成才方向。

作者:谢正丰

一审:王孟正

二审:罗跃逸

三审:杨雪宾




附件列表:



打印】【收藏】 【关闭